这一天,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到其它使用我公司产品的矿区转转,也算是一次回访。
我们在山间穿行,似乎在走一个永远也走不出去的迷宫,矗立在雨中的山峰不断挡住我们路,又不断地被我们抛到身后。曲折的山路两旁时时有山体滑坡的痕迹。随着山石滑下来的,还有山上的各种植物。我们在一处滑坡的山体前,看到了有很多杜鹃树,便折了几枝,意欲带回家去养,虽然不知道它是否能成活。原以为在机场会被截留,但没想到竟然被我顺利地带回了运城,也算是幸运的了。
等我们走出山谷,回头向山下望去,但见群峰林立,层层叠叠,绵延不断。刚经过的小镇被四面的山峰被拥抱着,似乎是睡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一样安宁。
我的另外两个收获时,是认识了云南的水烟筒和见到了真正的山珍。
朱总在给我讲云南习俗的时候,给我提到了水烟筒,说是在他们小时候,家里如果来了男客人,主家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端茶倒水,而是拿出水烟筒,表示对客人的礼貌和热情。直到现在,水烟筒在曲靖一带依然很受宠,许多本地的煤老板在订购新车的时候,会专门考虑为水烟筒安置一个舒适的地方。朱总绘声绘色的描述,让我对水烟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很想认识一下这个曲靖男人眼里的宝贝。
我的愿望在一家煤矿的办公室实现了。
这是一个长约70、80厘米,用木头做成的筒子,内筒直径不到10厘米。在它从下往上的1/3处,斜出一个小管,小管的端口有一个封口。
我忍不住把它拿起来在手里把玩。大筒一头是封口的,一头是空心的,在空心的一端,被修饰得很光滑,很圆润。看了一会,我试图把它倒过来看个究竟,没想到刚一放平,就有水从大筒里面流出来,洒了一地。
经过朱总的讲解,我才知道了水烟筒的使用方法:人们把烟丝或纸烟放在小管镑口上,然后给大筒里灌水,水灌至小管部位,然后点烟,对着大筒空心端吸烟。据说这样吸烟的好外,是可以把尼古丁在水里过滤,减少毒素入肺。晚上吃饭时,朱总还在饭店里专门点了水烟筒,现场为我做了示范,只是那个却是用金属做成的,这让一直以为水烟筒是竹子制做的我又长了见识。
朱总说,现在的水烟筒制作材料很多,价格也不一样,便宜的几十块,贵的上万,用的材料是我国名贵的红豆杉,不过,那就成了工艺品了。
云南的特产还有一样就是山珍,鸡枞、松茸这些珍贵的菌类都产于云南,据说,中国的菌类有800种,而云南就有600种,可见其种类之全了。而吃山珍最好的时节是秋季,我正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这里,也算是有点口福了。
不说了,上图片,让大家也跟着我的相机认识一下它们,可惜名字我却是叫不上来。
吃完了山珍,当晚赶回昆明,依然宿于原酒店。于次日10时乘上飞往陕西咸阳的飞机,再从西安乘大巴返回运城,结束了我的云南之行。在飞机上,看机外白云叠叠层层,似雪山,似棉海,十分漂亮,忍不住拿出相机拍了几张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