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加完外甥的婚礼,我顺便在表姐的村里转了一圈。 以前曾听人说这个村是有名的古玩村,全村人几乎都以做古玩生意为生。曾有人戏谑:只要有人向你收古货,甭问,准是XX村人。
果然,在村子的每条巷道里,随处都能见到那些曾经走过我们的生活,而如今却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物件,比如石磨盘,比如漆黑的木门,比如栓马桩,比如古时用来镇宅护卫的石狮子等等。也许它们也曾经辉煌过,可如今,它们却是如此的落寞。它们被随意地堆放在一起,身边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二层小楼,在这里,我感觉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。
因为收来的古玩有破损,常需要进行修复,因此在这个以收古玩为生的村里,自然也诞生了很多能工巧匠,我的外甥女英就是一个。
外甥女英是我大表姐的女儿,今年四十岁了,性格泼辣、好强。我的表姐夫曾是一个乡村绘画师。前些年,村里人嫁女多以做木箱、柜为嫁妆,表姐夫的职责就是为这些嫁妆披上漂亮的外衣。因手艺高超,四乡八里都很有名。按理说,这手艺一般都是传子不传女的,但英初中毕业后辍学不读,坚决要求继承父亲的手艺。好在,她的弟弟对此也不热心,表姐夫也就答应了。
也许英在绘画方面还真点天赋,没过几年,英不但学会了父亲全部的手艺,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,她还对古玩的修复进行了钻研,经她修复的古玩几可乱真。现在英的名气也越来越大,当年曾参与李家大院新建筑复古绘画。听说她还曾接到西部某省古建筑商的邀请,但终因家庭原因未能成行。
评论